2016/03/09
「道謝、道愛、道歉、道別,四道人生的習題,並非臨終時才做;鼓勵長者趁意識清楚、回顧一生時,學會化解恩怨情仇,唯有放下遺憾,才能充滿感恩地離開。」
醫療科技進步,延長了人類壽命,但長壽未必健康;據統計,九成以上的老人至少罹患一種疾病。依國人平均壽命和疾病形態等變數推估,國人一生中需接受長期照護的時間為7.3年;換言之,國人因失能、罹病以致生活不能自理,需要仰賴他人照護的時間平均達七年以上。
一旦生活不能自理、處處需要他人協助時,老人家內心的挫折可想而知;再加上患有各種慢性病,每天與藥為伍,時時得進出醫院,內心對死亡的憂慮勢將加深。可以說,在壽命延長的歲月裡,漫長的疾病末期也隨之延長,將讓老者長期處於瀰漫的哀傷中;與其如此,應引導老人家做好面對人生終點的準備;而且,老人臨終準備不是臨終那一刻,而是一段漫長的過程。
老人在回顧一生過程中,若對所經歷的事件及成就感到滿足,認為自己做得很好,多半能肯定自己與他人的生命都是有價值的,因而較能自我統整,也較能接受生命即將結束的事實。反之,在回首過往時,仍對當年所發生的事懊悔、自責,埋怨自己的人生沒有意義,通常也較難坦然接受生命即將終結的事實,而對生命感到絕望。
長者反應踴躍 出乎意料
我的工作便是在老吾老院服務老人,終日與長者為伍,為了協助他們有個圓滿的人生終點,我組成了一個四道人生團體,希望協助長者道謝、道歉、道愛、道別。出乎我意料的,長輩反應踴躍,共有三男七女、十位長者參加;藉由引導老人家回顧生命的歷程,思考、評價過去人生事件,能夠學會欣賞、讚賞、感謝、放下,達到生死兩相安目的。
第一次團體活動,我問阿公、阿嬤:在他們這一生中,最感謝的人是誰?沒想到,這些長者爭相發言,阿益阿嬤終身未嫁,她回想起三、四歲時父親過世,母親帶她們姊弟去依附外婆家,母親幫人洗衣服、做工養育他們,困苦的家境讓她沒有機會讀書,十多歲就到工廠做女工、補貼家計;她說,她最感謝的是辛勞的母親,拉拔她長大的養育之恩。
憶當年 仍不免悸動、遺憾、感恩
阿益阿嬤還沒說完,阿笑阿嬤即迫不及待地搶發言;她說,自己要感謝的是養祖母。回憶遙遠的兒時,她仍止不住傷心,說起自己一出生就被送人收養,到了養父母家,養父母即生育了兒子,養祖母認為是她帶來的福氣,因而特別疼她,還會帶她出門看廟會。記得廟會滿是人頭,她個頭小、看不到,阿公一把就把她扛在肩膀上,讓她看熱鬧看個過癮。儘管人生中曾有許多哀愁,但是,沈澱在她記憶深處的,卻是這些溫暖的片刻,讓她至今心存感恩。
有了這次暢所欲言的經驗,我對這類團體活動的帶領更加有自信了。在接下來團體活動中,再度詢問長者的生命故事;這次我問的是:在這一生中,感到最遺憾、難過的事是什麼?中風後的阿龍阿公說起話來有些遲緩,他緩慢的腔調透露著幾許感傷,說他年幼時也被人收養,九歲時想念家人,便回到原生家庭探望;見到哥哥很興奮,但他不及開口,哥哥即冷冷地說:「你已經改姓了,還回來做什麼?」年近八十歲的阿公說到這裡,還是忍不住哽咽了。
阿珍阿嬤述說和其它長者不同的遭遇。家裡做生意,她年幼時家境很好,雖然沒唸很多書,卻嫁給了大學畢業生,先生也對她很好,可是,她卻無法生育。數年後,她為公婆所迫而離婚,只好回到娘家,父母對待她雖然很好,弟弟卻說:「家裡多一個人吃飯!」讓她十分心寒。
這些陳年傷痛經驗,深埋在長輩心中,並未隨時間流逝而淡然;在與同伴互相傾吐後,大家紛紛以同理心互相安慰,抒懷後,深埋心中的遺憾與情結也漸漸放下了。
第四次、也是最後一次團體活動, 我們談的主題是道別。我試探性地或詢問:「如果有一天,你病得很嚴重,可能不久於人世,您最想見誰?」阿桑阿嬤一向都是要再三邀請、一再哄騙才發言的,這次卻主動出來分享。她說:「我的二兒子早年過世,留下兩個孩子,二媳婦出家, 由大兒子將這兩個小孩撫養成人。我很感謝大兒子,希望離世時能見到他。」
一生未娶的阿祥阿公面帶笑容, 他說自己單身, 沒什麼人會來探望他, 我再鼓勵他想想:是否有哪位親人他最想見他最後一面?阿祥阿公表示最想見到妹妹,「我和妹妹相差17歲,從小媽媽就交代我要好好照顧妹妹,我還曾揹著妹妹、餵妹妹喝牛奶。」一般長輩多希望與兒女道別,但那些孤家寡人的長者,多已跟親人失聯多年,相對下較少依戀,也沒什麼捨不得或放不下的。
說出來 才能放下、化解
在老吾老院服務的長者,大多來自獨居或窮困家庭,他們的一生可能經歷了貧苦或悲苦的事件,但是他們從中也感受到他人的愛心,令他們感恩,他們曾有受傷、遺憾的經歷,需要被瞭解與接納,最後得以釋懷。
道謝、道愛、道歉、道別, 四道人生的習題並非臨終時才做; 由於面對死亡是相對漫長的過程,可以鼓勵長者趁自己意識清楚時就談, 就像前述帶領的四道人生團體經驗,長輩在回顧自己一生經歷同時,也學會了化解恩怨情仇, 放下遺憾, 最後才能充滿感恩地離開。
(本文作者為台南市天主教老吾老養護中心主任:謝菊英)
(*本文原文《四道人生.生死兩相安》刊登於安寧照顧基金會,授權康健雜誌使用。)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